微信号:yifx001
长按复制微信号
加好友了解服务详情
微信号:yifxcom
长按复制微信号,加好友
新客户免费体验老师指导
提防过度炒作,金价或有回吐压力
银行危机为金价带来支持,市场忧虑银行危机是更大经济危机先兆,从硅谷银行至纽约签署银行,再而是瑞士信货亦出现流动性危机,市场普遍认为危机来自美联储持续量宽后未有正视通胀问题而按政策加息,而随随当通胀问题一发不可收拾却一改态度短时间快度加息,造成银行资金错配而引致账目亏损,所以,涉险问题机构绝对不止地方银行,而爆雷机构只是冰山一角,并陆续有金融机构爆雷,从而推升避险情绪。事件发现及涉险银行与笔者三周前评论一致。
笔者认为市场认为银行危机问题来自于美联储政策失误,部份理据属合理理解,但相信现在市场亦跌入极端导向想法当中,从瑞信危机至德银危机,己可见市场己经过度炒作,首先瑞信涉险非近期事件,只是业绩公告中揭发内部管理问题,才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从而引发挤提及流动性危机。市场信心是事件中的核心,亦即只要存款保障能作出百份百承诺,挤提恐慌就可以逐步缓解。相信最终欧美央行亦会作出类近的保障以为市场降火。
当市场炒作银行危机至德银时,相信是情绪炒怍主导大于实质问题;当然,若情绪若进一步发酵打击市场信心,问题则有可能恶化,但德银的情况有别于瑞信及美其他地方银行,德银问题早在5至8年前出现,而改组方案亦为业务扭亏为盈,与瑞信及硅谷银行等管理及营运连番失误有别。
所以,德银问题有点像某某航空公司出现意外,但所有航空公司股价却被抛售的情况类似,而当中过有曾有负面新闻的机构,则再度成为市场炒作焦点,而在媒体导向式报导下,市场忽视了过去的负面问题己解决。这种情况在过去时有发生,亦属于金融炼金术中的落差个案,这情况下,除了不应该跌入恐慌,还应该关注错价带来的机会,这亦是笔者提出市场炒作过度,金价有机会出现回吐压力的因由。
市场除了有机会过度炒作银行危机,亦忽视美联储及银行业自救的手段,从美股在危机后不跌反升,可见银行危机未有触发新一轮的市场衰退忧虑,加上今次的银行危机爆发时间实在巧合,正值鲍威尔国会听证会后与美联储3月会议前,而4月又缺乏政策会议,像有意向美联储3月政策会议施压,迫使其作出较为鸽派的态度,情况十分不平常,在硅谷银行爆雷前,市场原先还预期3月有加息50点机会。在这甚多巧合下,与市者不可以忽略一种假设:「就是目前的银行危机是人为制造的恐慌,以为美联储「暂时」放缓加息提供借口。」
笔者提出目前的银行危机是人为布局的假设若成立,背后暗示危机并不会恶化,而成立的基点是硅谷银行及纽约签名银行亦是监管机构突然强令接管,监管机构事实上不会随意执行,而执行前亦必定预知市场反应,而危机爆发早期美财政部不愿为存款作提保,才造成信任危机升级。而央行在事件中的行动非常迅速,即使耶伦在讲话中左摇右摆,亦像早有安排一样,这种情况绝对是非常不平常。
如果银行危机是人为安排,目的是为另一种手般打击物价,同时缓解加息压力,料现市场过度炒作下,有形之手再次为市场维稳的机会不低,首先是缓解信心危机,进而再次提升市场对于未来升息的敬畏,市场出现利率预期落差下,亦挫折市场物价预期,这情况下对金价自然不是利好的消息。
当然,笔者认为即使这次银行危机是人为制造,且市场很快复苏,但不代表美国能正式走出经济危机,这只是试图以时间换空间,美国政府无底线的以印钱存活,只会为金价带来新一轮牛市。
本文执笔于2023年03月27日
【作者简介】黎永达
香港资深金融从业员,曾服务知名金融公关、财经媒体及投资银行。同时为大专客席讲师、财经媒体定期嘉宾及财经读物著者,多次代表香港出席世界金融行业论坛,现为英伦金融集团研究及市场主管,多年为服务机构赢取多个行业大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要约、建议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买卖或认购任何证券。结构性产品价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资者或会蒙受全盘损失。过往表现并不反映将来表现。投资前,投资者应了解风险,并咨询专业顾问及查阅有关上市文件。本文任何内容概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意见、并无声明任何投资或策略适合或符合阁下的个别情况。